分卷阅读2(1 / 2)

等下山后再找些壮年来扛吧。

叶如尘说他是从外地来的,路经此地,想进山打些猎物,少年们竟然信了,还主动问起是不是西边逃难来的?

叶如尘:......

不愧是天真浪漫的年纪,真好哄。

听说西边涪州大雨,发了水灾,好多人都往这边逃难来了,但在他们这里落脚的人并不多。叶如尘顺水推舟的说他也是从涪州过来的,又问这是哪里?

几句话摸清的地点:桂宁县-五里镇-杨家村,至于桂宁县上面是什么?叶如尘知趣的没有多问,以后可以慢慢打听。

“小天?”

刚进村就迎面碰上两位婶子拐着箩筐出来,“你娘刚才还找你呢,又跑哪里耍了?”

“呀!这不是大康吗,这腿怎么了?”

两位热心婶子一听始末,赶紧招呼着往村里赶,几声吆喝,便围上来一群村民,一边喊人找大夫,一边通知村长。

一群人闹闹腾腾的往村长家赶,村长媳妇正在河边洗衣服,一得到消息,慌忙往回跑,一进门便红了眼睛:“大康,这是咋地了?”

其余两家的长辈也都赶了过来,各自数落着自家孩子,二毛那边棍子都抽出来了,叶如尘连忙伸手拦下。

“孩子差点丢了性命,受了大惊,已经长了记性,有话好好说就是了。”

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叶如尘面前,深深作了一辑,瞧着也是读过书的。

“在下杨书,是子康、子伟的父亲,也是杨家村的村长。犬子顽劣,这次多亏了小兄弟出手相救,杨书在此谢过。”

“举手之劳,不必多礼,小子叶如尘。”

孩子们那边折腾了许久才安静下来,老大夫将杨子康的腿重新包

扎,又开了些药交代了禁忌便走了。二毛、小天家的一一来谢过叶如尘,还硬塞了些鸡蛋粮食后也揪着孩子回家了。

众人都散去后,村长这才将叶如尘正经引入堂客。

“救命之恩,无言以报,叶小兄弟,我瞧你面生又身负行囊,想必是外地而来,若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一定要直说。”

叶如尘尚未开口,杨子伟突然从门外跳了出来,“有的,叶大哥从涪州逃难来的,都没有住的地方,也没有饭吃,爹,能不能让叶大哥住在村里呀?”

“逃难而来?”杨书面露惊讶。

叶如尘知道自己瞧着的确不像难民,哄哄孩子还行,村长可不能随便忽悠的,真假参半说道:

“确是从涪州而来,倒算不上逃难。”

“小子无父无母,自幼被师父捡到抚养长大,师父是道士,这些年一直跟着师父四处游走。”

“年前到了涪州,师父身体有恙便暂时定居了,结果遇到水灾。师父说,五里镇是他的生地,想回来安度晚年,我二人收拾行囊前来,可师父他老人家,还未出涪州就,就病逝了...”

说到此处,他恰合时宜的哽咽了一下,桌下用力拧了拧大腿,没出眼泪,倒是龇牙咧嘴,看起来悲痛至极。

“师父是小子唯一亲人,师父去了,小子便孤身一人,也没有修道之心,只想来师父籍地落户,从此安定下来。”

这般说完,村长已信了九成,提到落户,村长又想他应当是不认识人的。

“那叶小兄弟的户籍可是尚未办妥?我倒是熟悉户籍之事,若小兄弟放心,可以将身份文书给我,不日便可办好。”

叶如尘面露苦色,身份文书?他还真有,但不是这个世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