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28(1 / 2)

。”

人已到齐,十几个人来时都自报了姓名,再加上提前看过的花名册,叶如尘过眼便全部记住。

挥手让高文生坐下,叶如尘直言:

“把各房工作内容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、所掌握的陇州情况,简单总结一下。”

“从户房高文生开始,稍后林东补充,吏、礼、兵、刑、工五房按顺序做准备。”

“啊?”

高文生屁股还没坐稳,仰着头一脸呆滞,“什么?麻烦大人再说一遍。”

其他人也都蒙了,大人进度是否过快了,开场白呢?总结,什么总结?

叶如尘静静地看着高文生,语气淡淡,“本官不想重复第二遍,有谁听清了给高典吏转述一下。”

鸦雀无声,众人默默侧过头,他们都还没缓过来劲儿呢。

谢同知最快反应过来,深深看了眼叶如尘,重视起来,将他方才的话完整复述了一边。

其余人都同情地看向高文生,同时又在心里为自己鞠一把泪,迅速调动所有神经开始整理措辞。

高文生没有任何准备,磕磕巴巴想到什么说什么,很多事情模棱两可妄想糊弄过去。

然而叶如尘每个细节都不放过,盘根究低,高文生被问的措手不及,初时还能应付,后来很多问题他都答不上来。

起初汇报时说的“一切正常,并无问题”此刻变成了笑话。

“这也不知那也不知,典吏的门槛这么低吗?”

高文生暗暗咬牙,面上堆着笑,“回大人,户房事务繁重,涉及甚广,一人不可能面面俱到,所以才设了两位典吏。”

“事多、面广,是两个概念。”

叶如尘嘲讽一笑,“事多用人多很正常,可面再广,身为典吏,该知道也必须知道。”

高文生还想狡辩,“大人,话不能...”

“能干就干,干不了换人,衙门不是养老圣地。”

叶如尘语气骤然转冷,目光凌冽,高文生不敢再多言。

“林东,补充。”

“是。”

林东深深吸了一口气,还好他不是来养老的,虽也不能面面俱全

,可比高文生强上太多。

即便如此,他也被问得应接不暇。

其余人都惊出一身冷汗,慌忙在心里打草稿。

下一位吏房典吏张人杰如坐针毡,脑中乱成了浆糊,一会儿想工作总结,一会儿想怎么解释旷班的事。

纠结之中,户房结束了,张人杰局促不安地开始总结。

叶如尘安静听着,没有打断他。

张人杰渐渐安下心,说的也越来越顺畅。

两刻钟后,他松了口气,该讲的都讲了,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吧。

只听叶如尘问道:“张人杰,吏房考勤,你刚才怎么讲的?”

果然来了,张人杰欲哭无泪,再没有进门前的放肆,“大人恕罪,我...”

“按规矩办。”

“是!”

张人杰心放回了肚子,罚俸禄而已,这事应该就过去了吧。

剩下的几房典吏做足了准备,一个个也都顽强挺过了叶如尘的盘问。

被叶如尘点名的三班头役打了个激灵。

因为是三个大老粗,虽然认字,却从没参与过这样的会议,更别提做什么总结了,于是被叶如尘牵引着,问什么答什么。

天色渐黑,屋内点上了好几盏灯。